馬來西亞貓城 食天價「忘不了魚」

馬來西亞東部,又豈只有沙巴,婆羅洲第一大城市古晉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此地有貓城之稱,最叫食客津津樂道的,是忘不了魚,每公斤索價三、四千港元!

貓博物館多面睇

古晉有貓城之稱,據說是因為其名的馬來語發音,跟貓字相近,故當地人乘機將此變成該城的特色。在市內游走,不難發現較大型貓的雕塑,貓咪可愛的神態,吸引不少遊客留影。不過在當地 5 天,只見過 1 隻真貓,惟有去貓博物館了解多一些。

貓屬於遠古的動物,最早記載有貓的是埃及人,而東馬來西亞早於 18 世紀末也有山貓的紀錄。東馬人一直與自然共生,對貓充滿敬畏,相信牠們有超自然能力,是吉祥的象徵,也觀察貓的一舉一動,藉此猜測吉兇。貓博物館內展品眾多,標本以外,最過癮的莫過於玩具,大家熟悉的叮噹、加菲貓在此類中展示;其中有一個木櫃,放滿了名人、政客到訪時逗貓的照片及元首送來的貓像。古晉市的市徽也有兩隻貓咪。

野生捕獲忘不了魚

貓咪在古晉享有尊貴的地位,論價值就不及忘不了魚(Empurau),每公斤索價至少三、四千港元!教人很好奇該魚的底細。忘不了魚有養殖及野生之分,對老饕而言,野生的當然較矜貴,是次我南下到接近印尼邊境的 Sungai Kedup 河流看其生境。2006 年起,砂勞越州政府推行 Tagang system 計劃,幫助沿岸的幾條村村民發展生態旅遊,主要保育河流的野生魚類,忘不了魚乃其中之一。村民為使我們一睹忘不了魚的真身,特別在河邊撒魚糧,果然引來不少忘不了魚游過來,有幾十條吧,最少一條身長半米以上,魚身色澤偏向深灰,頭尖尖的,肚腩突突的,魚鰭略帶粉紅。村民笑言魚糧是小食,平時牠們是吃從樹上掉下來的風車果,因此魚皮、魚肉都帶有果香,這是其他淡水魚沒有的。

識食的會揀選雌魚

怕魚兒有閃失,影響身價,村民會以釣的方式活捉。先以風車果或小魚作餌引牠們上釣,也會盡量避免掙扎而導致魚身受損或魚鱗掉落。魚可不是一時三刻會上釣,供應該魚的餐館,都會要求客人提早預訂。運送過程中,都是用河水養著牠們,直至廚師處理。

操刀煮理忘不了魚的女兒紅餐館謝師傅,說忘不了魚生長速度慢,10 多年才長到 3、4 斤,價錢貴也是很合理的,通常會大火蒸魚近 20 分鐘,華人傾向這種煮法,但愛吃濃味的馬拉人則喜煮成咖喱。他謂,此魚每一部分都是寶,包括平日不吃的魚鱗,蒸煮後頗爽口,而魚肚、魚腮附近油份多,膠質也多,肉質亦是最甘香的;雌性的油份也較雄性多,故識食的都會揀吃雌魚。他所言甚是,有油份加持,魚肉更添滑溜、肥美口感,河水潔淨,肉身吃不出有泥味,我聽師傅的話,吃了幾片能透光的鱗片,咬落竟然爽脆得很。朋友吃了魚唇,大讚其質感略似花膠,有滿滿的骨膠原!忘不了這名字,傳聞是食家蔡瀾賜名的,是將其譯音翻過來,但這名字很貼切,表達了那味道、甚至是價錢……

遊河船看民生建築

遊古晉,懶得走,又想看風景,遊河船吧!不想太熱,黃昏上船最好。1 個半小時的船河,船上有英文解說岸邊 20 多個景點,以建築物居多,州議事廳、清真寺因為設計獨特而吸睛。我較感興趣的,其實是兩岸人的生活,漁夫乘著小木船在放線捕魚、小孩在岸邊跳水、工人在船塢辛勤工作…… 尋常人家的生活片段,簡單而美好,一一都映照在金黃色的日落下,美極!

Sarawak River Cruise
時間:每日 5:30pm-7pm

發表者:一心旅遊

一心旅遊成立於1978年,立足於旅遊業超過40年,自置物業經營,業務包括代訂全球各地機票、酒店住宿、郵輪船票、旅遊配套產品,籌辦本地及海外特色旅行團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