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宜蘭 不老部落

台灣宜蘭有一個「不老部落」,山上面住了幾十個泰雅族的原住民,憑藉上一代長老的開明思想,以及年輕一輩的開發精神,共同打造了一個自給自足的烏托邦。他們活潑好玩的原始生活,吸引了很多台灣本土旅客的關注,要到這個原住民的主題公園,體驗他們的不老生活。

探訪路途
要探訪「不老部落」,必須要在宜蘭轉乘部落安排的越野吉普車,因為通往部落的路,都是陡斜的泥路;負責人解釋,如果他們為了方便,將路鋪成石屎路,動物便不會走進他們的範圍,一來干擾了動物的生態,同時亦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打獵生活。

當車輛進入山區範圍,離遠已經聽到族人呼喚「Lu Kai Suz」,即是「你好」的意思。其中一個年輕負責人「阿Dee」,開始介紹他們的日常生活,例如示範捉野雞的陷阱,以及講解他們由決定種菇類開始,才發現到的自然生態。原來當初知道種菇可以在市區可以賣到好價錢之後,長老便決定在這方面加派人手,誰知到了收成之時,突然發現產物都被山鼠及鳥類吃光,令他們損失慘重。於是翌年他們花了很多心機去趕走這班破壞者,不過,到了另一個收成日,收成仍然被吃光。原來這次輪到白蟻,其實之前被趕走的山鼠及鳥類是這些白蟻的天敵,在吃菇的時候會連同白蟻一同吃掉,所以當時不太在意白蟻的存在。長老們知道白蟻並不好惹,於是指令負責人不要再驅趕山鼠及鳥類,只有比動物們更勤力去收割,才是最佳方法。

從台灣原住民的生活之中,可以認識到很多人類要擴展生活的時侯,如何對環境造成最少的干擾,同時又可以在經濟上達到持續發展,因為環境及經濟持續,是「不老」的重要元素。

不老的幽默
長老認為,要年輕一代為他們工作,絕對不能強迫他們,或者以長輩身份去命令他們去做,只能想辦法吸引他們回來。以部落內建築物的屋頂為例,為了防水及隔熱,要用黃藤去做,在屋頂鋪上4層才可以做到滴水不漏。每年要更換維修的時候,基於承重的原因,只可以邀請十歲以下的小朋友幫忙更換。然而黃藤多刺,小朋友工作時都被草割損手腳,下一年便拒絕再做了。正當負責人苦惱的時候,長老跟小朋友講,他們的黃藤入面有很多甲蟲,一來外形漂亮,二來在市區可以賣很好的價錢,自此小朋友都搶著要來幫手了。

同樣道理,瓜利都選擇用吸引的方法,去打理整個餐廳。現在這些年輕人一方面在部落工作去賺學費,同時在這裡讀酒店管理。如今在這裡半工讀的學生,三年便可以得到一份旅遊及酒店管理學的大學畢業證書。負責人跟政府申請home-study,再在外面聘請合資格老師過來授課,讓學生可以專心學習。由於他們種的菜是為自己食用,所以有別於其他農地,要種的蔬菜品種非常多,要打理的日常事務亦非常特別,因此令學生得到更廣闊的知識。現時他們聯絡了市內幾個企業,當這些學生畢業之後,便可以到這些企業上班。

有了餐廳,便能夠提供工作機會去吸引年輕人回流,而自從愈來愈多遊客到來參觀之後,他們決定製造多一點手工藝品,作為遊客的紀念品去發售。當中有可以用來攜帶日常用品的織帶、傳統飾物或者木刻雕塑等等,產品下面都有小紙牌寫上製作人的名字,而所得利潤會與他們分享,鼓勵他們更落力去造出更多優質紀念品。

此外,該島擁有獨特稀有的生態資源,海岸植物種類繁多,遊人可循步道觀賞地質及生態景觀,包括壺穴、海蝕洞、海蝕溝、海蝕凹璧等特殊地形,以及不同的海濱植物。

不老的方法
瓜利認為,長老的處事很開放,只要能夠善用土地,他們已經很高興,加上見到愈來愈多農產物的品種,當然樂意見到年輕人回來工作。不過,最難是改變原住民的生活習慣,因為以往長老的生活方式,都受天氣影響;雖然工作的時候很努力,但當天氣不好的時候便無法工作,不用工作的時候,他們便去會喝米酒,雨下多少天便喝醉多少天。但如今做了餐廳生意,必須每天持續工作,這個生活習慣要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改變過來。

大部分台灣的原部落,普遍都會遇到族內的年輕人離鄉別井,去城市找較高薪的工作,令部落出現人口老化的情況,老一輩的族人想盡辦法留住少壯一代,不老部落的「不老」,其實原本是土話,是「晃蕩」的意思。偏偏寫成不老之後,長老們的心境同樣保持年輕,提供一個開放的世外桃源,令年輕一代在這片土地上孕育成長。

發表者:一心旅遊

一心旅遊成立於1978年,立足於旅遊業超過40年,自置物業經營,業務包括代訂全球各地機票、酒店住宿、郵輪船票、旅遊配套產品,籌辦本地及海外特色旅行團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